本报讯 截至12月7日,我国自主研制的抽水蓄能成套核心控制系统安全启动超过1500次、累计运行时长超过17000小时。这标志着我国抽水蓄能机组的4大类核心控制子系统均实现了全面国产化,达到关键核心技术完全自主可控水平,有力增强我国能源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性。

抽水蓄能成套核心控制系统由计算机监控、调速、励磁、继电保护等四类子系统组成,被喻为抽水蓄能电站和机组的“大脑”。这套系统国产化水平可分为“设备级”“部件级”和“元件级”,其中“元件级”自主可控水平最高。此前,该核心控制系统的关键部件高度依赖进口,备品备件更新艰难,控制程序均为“黑匣子”,核心功能优化存在“盲区”。

2021年2月起,南方电网选取广州、惠州两座抽水蓄能电站为平台,同时开展四大系统的“元件级”国产化设备研制工作。“核心控制系统受制于人,是我国抽水蓄能领域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最后一块短板。”南网储能修试公司副总经理巩宇说,“我们下定决心啃下这块‘硬骨头’。”

两年多来,研发团队先后完成元件比选适配、技术功能研发、控制逻辑优化、调试试验等工作。截至7月底,计算机监控、调速、励磁、继电保护等4类核心控制子系统首套设备的研制工作全部完成,算法高效、功能完备,实现重大技术创新40项,21项技术填补国内空白。

以调速器系统为例,面对我国新能源大规模加快并网对抽水蓄能机组提出的更高更准确调速要求,研发团队聚焦“频率采样精度”这一影响系统核心功能的关键要素,组织开发研制出比现有进口“0.001Hz”分辨率调速器更高精度等级的“0.0001Hz”分辨率国产调速器。这“精度前移一个小数点”的背后,是团队解析测频回路解析、设计采样方案、理论验证、比选元器件、设备配合组装及工程验证等历时500余天的技术攻关。今年4月、9月,调速系统和励磁系统先后通过科技成果鉴定,设备关键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据了解,截至2023年6月底,我国抽水蓄能在运总装机容量达到5000万千瓦,预计到2030年投产总规模将达到1.2亿千瓦左右,已建在建抽水蓄能电站规模均居世界首位。按照“1台机组1套系统”估算,这套抽水蓄能“国产大脑”的市场容量将达到2500套,市场规模将超过370亿元,推广应用空间广阔。(黄昉)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